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0369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9日

来源:

打印本文

【字体:    

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首先,十分感谢贵委各位委员对我省粮食节约减损和绿色环保工作的重视和关注。贵委在提案中介绍的现状数据详实、问题分析精辟入理、提出建议务实中肯,我局和相关部门都受益匪浅。我局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组织各市、省粮食科学研究所、辽粮集团等有关单位和企业深入开展调研,并向省科学技术厅、农业农村厅、生态环境厅和工信厅了解相关情况。现将具体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省粮食企业烘干能力基本情况

    (一)烘干能力情况。经统计,全省共有粮油仓储企业2197家,烘干设施1244台(套),总烘干能力36万吨/日,且大多数集中在承担政策性粮食业务的国有企业和骨干民营企业中,现有烘干设施和烘干能力完全能够满足我省粮食烘干需求。在此基础上,我局对全省承担政策性储备或其他社会责任的重点粮食企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显示,全省重点粮食企业192家,总烘干能力5.9万吨/日其中:用煤企业168家、总烘干能力4.7万吨/日用生物质企业22家、总烘干能力1.2万吨,用油和用电企业各1家。铁岭为主要使用生物质燃料地区,有10家企业,接近全省一半。

(二)燃料成本情况。目前,绝大多数粮食企业仍然采用燃煤方式进行烘干,成本大约在60元/吨左右,大连、丹东地区因采煤渠道和原粮状态等特殊原因,成本降至每吨不到40元。已经采取燃烧生物质的地区,成本基本上也能控制在70元/吨以内,与燃煤成本相当,主要是这些地区的原粮质量较高,能够在生物质低热值的情况下达到预期烘干效果。

(三)改造意愿情况。2018年左右,在国家环保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我省对粮食企业烘干塔改造意愿进行了普查。结果显示,在补助比例达到40%的情况下,全省2000多家企业中只有400家企业有改造意愿,比例不足五分之一。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部分企业,特别是城建区粮食收购企业为应对环保政策压力,同时考虑经营成本,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以直接收购干粮为主;二是我省相继成立省级和市级粮食集团,集团化后各库区功能重新定位,在城建区的粮库以粮食仓储为主,做政策性储备业务,在农村地区设有分库,既能回避城建区环保政策要求,又能直接收购粮食,可以烘干,还能降低成本,及时掌握粮源;三是在市场化背景下,粮食流通更加活跃,我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民合作社自身都建成了粮食烘干设施和一些仓房,收获期自己就能烘干,并能在一定时间内保存,为贸易企业或饲料加工企业直接提供干粮,又增加了相应收入;四是我省是粮食流通大省,有独特的港口及物流优势,粮食收购企业直接在粮食产区收购粮食集装箱上港,就不用再运到库内烘干存储;五是我省开展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作,产量较少的农户把粮食放入农户科学储粮仓内自然烘干,适时适价出售,也不用机械烘干。

近两年,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深入,粮食烘干需求主要集中在承担政策性粮食业务的国有企业和重点民营企业。随着近两年绿色环保需求增加以及煤炭与其他燃料比价变化,不少粮食企业已经有了烘干改造的意愿。目前全省200家重点企业中,除24家使用环保燃料的企业外,另有26家已明确表示出改造意愿(其中:改油6家、改生物质12家、改气4家、改电4家)。

  • 主要烘干环保改造用能形式比较分析

目前在我省应用效果较好,运营成本不高,并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几种烘干形式主要包括:煤改生物质燃料(主要适用于水稻产区,企业本身具有大米加工能力,利用稻壳颗粒或直接燃烧目前,铁岭地区已有收储玉米企业使用燃烧玉米棒等副产品技术)、煤改乳化燃料油(这是我省试点后经专家鉴定后可以推广的)、煤改煤粉(采用煤粉作燃料)、燃煤脱硝脱硫除尘处理。

经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实验论证,以处理量为300t/d、降水幅度为10%的粮食干燥机为例,分别进行几种清洁能源与常规燃煤热风炉的投资运行成本对比分析如下:

序号

热源

热效率

污染程度

投资估算(万元)

运行成本

(元/吨粮/降1%水分)

使用寿命

1

燃煤

50%~75%

40

4.39

较短

2

稻壳颗粒

65%~70%

较低

63

3.89

较长

3

电热储能型

95%左右

500

4.28

4

煤气

90%左右

65

未测试

较长

5

热泵(多级)

无数据

360

未测试

较长

6

热泵(单级)

无数据

240

未测试

较长

7

喷煤机

95%左右

较低

60

未测试

较长

8

乳化燃料油

>85%

65

6.30

较长

9

烟气除尘脱硫

较低

90

5.59

较长

10

醇基混合燃料

>90%

60

6.50

较长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燃煤型热风炉:一次性投资成本低;适合所有类型烘干机配套;运行成本偏高;二氧化硫废气排放超标,污染严重。

2.稻壳颗粒热风炉: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目前只适合用于稻谷烘干机配套;运行成本低;在现行国家政策支持生物质燃料利用、对废气氮氧化物排放指标不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可认为满足环保要求。

3.电热储能式热风炉:一次性投资成本高;目前只适合电力充足或弃用电较多地区;在无政策性用电的情况下运行成本稍高;无污染物排放。

4.煤气炉: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采用脱硫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应能够达标,可用于没有完全禁止燃煤的地区;采用直燃供热方式是否造成粮食污染没有相关数据支持;同时可能会影响烘干塔使用寿命;建议增加换热装置采取间接加热方式为好。

5.热泵干燥装置:多级热泵配传统塔式烘干装置一次性投资及后期维护成本较高;单级热泵配新型卧式烘干箱多模块组合式烘干装置投资成本稍低、使用灵活、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烘后粮食品质较好;无污染物排放。

6.喷煤机: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采用脱硫措施后,污染物排放应能够达标,可用于没有完全禁止燃煤的地区。

7.乳化燃料油: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热风炉废气排放浓度满足《GB 13271-201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用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规定。建议在乳化油组分、燃烧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达到《GB 13271-2014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规定。

8.醇基混合燃料:一次性投资成本较低;在他行业已开始应用,污染物排放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三、主要烘干能力改造试点情况

2019年以来,为落实国家环保要求,发展绿色储粮技术,我局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利用全省粮食科技活动周等平台,积极对接省内科研单位、绿色能源烘干设备生产企业和省内重点粮食企业,积极推进燃煤烘干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目前,我省已实质性开展改造试点的企业主要采取燃烧生物质、燃油和用电方式。

(一)生物质烘干塔使用情况。目前,铁岭地区生物质烘干塔是由本土企业铁岭圣添机械有限公司设计生产,燃烧的主要原料为玉米芯、玉米秸秆压块、稻草压块、木材下脚料等颗粒和压块,燃烧稳定、周期长;燃烧效率高;灰渣及烟气中污染物含量小符合环保要求。但因为生物质灰分大,容易造成沉降室及换热器出现堵灰的情况。烘干塔生产7-10天需要停塔除灰,停塔时间1-2天。从总体生物质塔的烘干成本是偏低的,冬季原粮25水分烘干到14.5水分烘干费大约45元/吨,春季原粮水分20%烘干到14.5水分,烘干费25元/ 吨。从全省总体上看,铁岭地区的生物质替代煤是比较成熟的。

(二)用电烘干塔使用情况。目前,省内研发电能烘干塔比较成熟的为辽宁金丰粮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该公司在热泵粮食烘干机研究领域获六项国家专利,是我国热泵粮食烘干机产业的领跑者,研发了国内第一台卧式热泵粮食烘干机。该设备设计日烘干能力50吨,按照当地每度电0.49元,烘干后降低粮食6个水分计算,在铁岭市冬季,每吨烘干费用仅为23元左右,与以燃煤、生物质等为动力源的烘干设备相比,平均每吨烘干费用基本一致。该设备采用60℃以下低温和先进的翻板式烘干技术,因此,可有效保障烘干后粮食的水分均匀、容重良好,减少粮食营养成分流失,降低干粮入仓后局部发热现象,有效提升粮食整体品质,减少传统粮食烘干环节1-2%的原粮损耗。目前,采用此项技术的烘干塔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量产能力,尚未通过市场足够的样本检验设备的耐用性和实际成本。

(三)用油烘干塔使用情况。2019年,辽宁省粮食集团在所属粮食企业开展粮食干燥系统热风炉“煤改油”技术改造试点,省粮食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全程跟踪。试点期间共烘干湿玉米11283吨,烘后干粮 9974吨,降水幅度7%~9%,监测期间电耗 90104度、油耗约170吨。试验结果表明,燃油烘干工艺能够在寒冷季节完成高水分玉米烘干作业,运行过程炉温控制稳定、工艺技术先进、使用安全可靠,可以满足东北地区冬季烘干高水分玉米的需要。但是,设备运行期间出现由于燃料循环系统故障、换热器故障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未能系统连续长时间运转,运行成本相对增加。目前,辽粮集团所属粮食企业将燃油烘干塔作为燃煤的备选方案,距离形成主力烘干方式尚有一段距离。

 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促进节粮减损情况

2017年,根据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关于在流通领域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的通知》(财建〔2017〕290号)等文件精神,我省制定了辽宁省“优质粮食工程”三年实施方案。其中: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3.3亿元,支持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84个,包括升级改造粮食企业烘干、清理、运输等设备。加上原有已具备粮食产后服务功能的主体,全省共布局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63家,覆盖14个市51个县区。同时,我局制定了《辽宁省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运营管理办法》,要求各地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为种粮农户提供服务。三年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有效地促进了我省粮食节约减损。特别是在秋粮收购期间,通过为农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服务,减少了收储企业在烘干收储过程中粮食的破损,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2020年,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共清理粮食244万吨,烘干粮食227万吨,储存粮食146万吨,加工粮食93万吨,销售粮食254万吨,减少粮食损失5.5万吨,增加农民收入9539万元。2021年,我省秋季遭遇连续降雨,同时在秋收期间遭遇罕见暴雪天气,导致收购进度延迟。我局组织各市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积极帮助受灾农户清理、烘干粮食,提供代储、代售服务。据不完全统计,秋粮收购期间,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已减少新收购粮食损失2.1万吨,重点地区节粮减损率均超过1%,个别地区达到3%。2022年,省内承担政策性粮食的骨干国有企业粮食损失率已控制在2%以内,粮食产后服务体系运转较好的地区粮食生产者损失率可降低到3%左右。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绿色烘干技术。按照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要求,我局制发了我省“优质粮食工程”六大提升行动方案,积极向省财政争取补助资金,通过粮食节约减损健康消费提升行动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等项目,进一步推广绿色环保粮食仓储设施、支持节粮减损项目研究和标准标准制定、开展粮食节约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并探索粮食流通环节节约减损统计工作机制。目前,各市正在着手制定实施方案,个别地区已经开始组织项目实施工作。

二是加强部门联动。省科学技术厅瞄准粮食节约减损储藏技术研究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两个方面,重点支持相关理论研究、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利用中央农机补贴项目,对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在购置烘干设备时给予支持,并进一步加强调研,完善粮食烘干设备扶持政策。省工信厅围绕粮食加工环节,支持粮食加工企业新技术改造应用,加强粮食节约减损。省生态环境厅加快推进粮食烘干示范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煤改电”工程,促进粮食行业绿色发展。

再次感谢贵委关心全省粮食绿色环保和节约减损工作,对于我们工作中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诚恳希望您多加批评和理解;并愿您一无既往地关注和支持全省粮食工作,为我们提出更多更好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推动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省粮食和储备局

                        2023年5月3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