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报
二○一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辽宁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升全社会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55号),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减灾委员会(以下简称省减灾委)积极组织,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全省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初步建立。2006年成立了省减灾委和省减灾中心。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78个县(市、区)成立减灾委,有7个市成立了减灾中心。省减灾委成员单位分别建立了安全生产、防汛抗旱、自然灾害救助、防震救灾、海洋灾害、气象灾害、森林防火、公共卫生等专业应急指挥部,组建了专家组。全省基本建立了各级政府统一领导、减灾委综合协调、各涉灾部门密切配合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为全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气象、地震、水利、地质、海洋、农业等各类自然灾害监测网基本建立,预警预报工作逐步展开。地质灾害监测、调查、预警预报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群测群防网络和地质灾害信息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预警范围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农林病虫害和森林火灾的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全省建立了各级重大突发事件直报系统,保证了重大应急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畅通,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全省基本建立了由民政、国土资源、水利、农业、地震、海洋渔业、气象等主要涉灾部门参加的灾情预警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
三是自然灾害应急处置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全省各级、各类救灾应急指挥部分别制定了灾害应急预案,涵盖了安全生产、各种自然灾害、消防、公共卫生、电力通信、交通、治安等各类突发事件,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5级并覆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全省初步建立了以驻军部队、武警、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部队为骨干力量,以地震、矿山救护、医疗救治、海上搜救、抢险抢修、通信保障等各专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320多支、近3万人的应急救援队伍。全省基本建成了以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核心,以市、县储备库为配套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增加了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为全省灾害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物资保障。
四是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期间,全省实施了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治理、河道综合治理、病险水库加固、减灾安居、建筑抗震设防、节水灌溉、饮水安全、环保整治、避灾农业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增强了基础设施的防灾减灾能力。全省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危害较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得到治理,城乡建筑抗震设防等级显著提高。城乡交通、通讯、电力、供水供气管网等重要基础设施防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五是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省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和各地以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为重要工作时间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各级地震、气象、水利、消防、住房城乡建设、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重要环节,深入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社区、村镇、商场、文化娱乐场所指导开展了防灾演练活动,促进了全省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的提升。按国家减灾委的部署和要求,省减灾委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健全了社区防灾减灾组织,规范了防灾减灾制度,完善了避灾场所,提高了基层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夯实了防灾减灾工作基础。“十一五”期间,全省已有69个社区被评为国家和省级减灾示范社区。
六是灾害风险转移机制初步建立。“十一五”期间,省农委、省财政厅、辽宁保监局在全省逐步建立起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实施了灾害风险转移机制。2010年,全省大田农作物承保面积达到1785万亩,投保农户177.3万户,保费收入3.7亿元;设施农业保险达到9万亩,保费收入1000多万元。2010年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涝灾害,全省受灾农民共获理赔2亿元,有效地转移了灾害风险,保护了受灾农户的利益。
“十一五”期间,全省防灾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防灾减灾工作体制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应急工作手段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防灾减灾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快,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措施强力推进。
二、“十二五”综合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努力推动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积极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灾减灾。
——以人为本,依靠科学。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防灾减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科技进步作为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支撑。
——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调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综合推进灾害管理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工作。
——统筹谋划,突出重点。从战略高度统筹谋划防灾减灾工作,着力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讲求实效,优先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和突出问题。
(三)规划目标。
全面提升我省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有效预防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能力明显增强,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降低。具体目标是: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建成全省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
——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户率达到98%以上,居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明显增强,创建200个减灾示范社区。
——灾害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提升,确保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灾民能够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
——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及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
——省、市、县普遍建立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5级并覆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
——积极推进防灾减灾的法制化进程,探索建立灾害风险转移机制。
(四)主要任务。
1.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能力建设。加强气象、水文、地震、地质、农业、海洋、森林草原等自然灾害的监测站网建设,健全和完善气象、水文和洪水、地震、地质灾害、环境、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病虫害、海洋灾害、森林和草原火灾等灾害的预警预报体系,形成包括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地、空观测在内的灾害立体监测体系,提高灾害预警预测能力。健全自然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和信息发布网络,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能力建设。提高自然灾害信息分析与应用服务水平,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应急评估、损失评估、社会影响评估、防灾减灾绩效评估能力建设,完善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评估机制,提高灾害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灾害评估的科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2.加强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在全省建立起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3.加强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类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健全省、市、县、乡、村5级并覆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体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地、各部门要依据预案,组织开展好经常性的防灾演练活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防灾演练,不断提高全省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灾害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5级灾害信息员队伍,改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工作设备。建立健全全省灾情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建立减灾委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各级减灾委办公室要协调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好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应用。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全面调查我省重点区域各类自然灾害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查明主要灾害风险隐患,基本摸清我省防灾减灾能力底数,建立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
5.加强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避灾自救能力建设。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好“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进一步增强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不断提高全省社会防灾减灾能力。要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机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职能特点,编制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成功案例。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支持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者培训,提高防灾减灾队伍整体素质。
6.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饮水等工程的投入力度。对居住在行洪通道、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高风险区域的人员,实施整体搬迁。加强灾害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工程建设,完善全省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扩大救灾物资储备规模,提高应急救援物资保障能力。大力发展避灾农业、设施农业,增强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城乡建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和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推广实施地震安全校舍和地震安全医院工程建设,把学校、公园、体育场等拓展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深入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倡驻区单位与社区结对子,资助其改善防灾减灾设施,不断提高社区应对灾害的能力,夯实防灾减灾工作基础。扎实推进农业保险工程,扩大农作物保险覆盖面,探索实施农村住房保险试点,逐步建立政策性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灾害风险转移机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受灾群众的损失。
7.加强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继续加强以驻军部队、公安消防、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为骨干力量,以地震、矿山救护、医疗救治、海上搜救、抢险抢修、通信保障等各专业救援队伍为基本力量,以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应急通迅、救援设备,提高现代科技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水平,要把各类应急救援队伍打造成装备精良、反应快速、能力极强的现代化队伍,全面提高各类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加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及慈善会、红十字会等社会组织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的作用。
8.加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立法的研究工作,健全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各级减灾委办公室要协调各成员单位,加强调查研究,出台地方性防灾减灾政策法规,将全省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建设的轨道。
三、“十二五”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设
——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与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及平台建设相结合,建立并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与信息系统。构建全省范围内覆盖到乡镇的灾害应急信息处理平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建设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各类灾害应急信息获取、采集、传输的集成化管理和综合运用。构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应急通讯平台,综合利用公用通信网、专网建立多网融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和物资调运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实现灾情、决策、指挥、物资调运等各类信息的及时发送与传递。
——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工程。各级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灾害信息共享及发布平台,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应用。建立重大灾害信息预警分析制度,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测及预警能力。建立健全全省灾情统计指标体系,完善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建立减灾委协调,相关部门参与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完成省、市及44个农业县(市)救灾物资仓储库的改造,基本建成以省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和辽东、辽西2个区域性储备库为核心,以各市、县储备库为配套的省、市、县3级救灾物资仓储网络,完善基本满足自然灾害救助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转移安置群众所需抢险救生、生活安置物资存储需要的仓储设施,确保灾害发生12小时内,灾民能够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医疗卫生救援、临时住所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整合各部门现有救灾储备物资,制定全省救灾物资储备规划,明确各级、各类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优化救灾物资管理与使用。省减灾委成员单位涉灾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储备方案,储备必要的物资和抢险设备。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程。结合各地已有宣传教育设施,增加或完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功能,加强市、县(市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省重点扶持辽西北、辽东地区部分市、县(市)的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为其配置或改进防灾减灾相关专业器材及影音设备;省、市、县三级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级防灾减灾网。充分利用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实现防灾减灾资源共享、在线交流、远程教育等功能。各级财政部门要将防灾减灾网的维护、使用费用,纳入预算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大型宣传活动为契机,通过印发防灾减灾系列科普读物、制作挂图及音像制品、编制适合不同群体的防灾减灾教育培训教材、组织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专业性教育培训、总结重大自然灾害应对的经验教训、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等形式,广泛开展好防灾减灾文化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全省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程。结合区域和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将全省60%以上的大型公园、广场、体育场、学校操场等,拓展成应急避难场所。落实好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供水、供电、卫生防疫、消防等设施设备,完善好应急避难场所的避难安置功能。各应急避难场所,均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所。避难场所内明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有明显标识。全省所有社区应建立居民就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的避难场所,配置应急物资,设置应急逃生指示标识和应急广播设施,配备家庭居民防灾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编制社区应急预案和灾害风险图,开展社区救灾演练,建立社区志愿者队伍等。按照全省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创建200个省级减灾示范社区,在省级减灾示范社区中推荐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减灾安居工程。结合灾民倒房恢复重建,对居住在行洪通道、蓄滞洪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高风险区域的住户,实施整体搬迁,落实好减灾安居工程,减轻救灾工作的压力。探索建立农村住房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政策性保险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灾害风险转移机制,保障好农村居民的基本居住权益。
——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加强辽河、鸭绿江干流治理,综合治理浑河、太子河、大小凌河等15条主要江河。加强沿海地区海防堤工程建设。完成全省河道清障任务,完成重点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完成3座大中型和24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落实小型病险水库降等报废工程措施,完成116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完成三湾、锦凌、青山等水库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猴山、大雅河等水利枢纽工程。
——农业防灾减灾工程。进一步提高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模和建设水平,加大县级蔬菜育苗中心建设,重点建设联体育苗温室,推进现有育苗中心做大做强,全省水稻大棚育苗要达到能够满足750万亩水田插秧需求。实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工程,加强市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建设,建立400个乡级测报点,形成覆盖全省各地及主要作物的监测预警网络。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植物疫情阻截监测体系建设工程,完成东部沿江地区阻截带、沿黄渤海(港口)地区阻截带、辽西北沿省界地区阻截带3条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任务。继续推进农业保险工程,扩大农业保险的范围和覆盖面,最大限度地减轻农民的灾害损失。
——气象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海洋气象监测、信息网络、预报预警和服务工程。建设密集的城市气象监测网络、高速信息网络、精细化预报预警和无缝隙城市气象服务工程,增强沈阳经济区各城市气象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城市精细化天气预报预警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全面提升我省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实施气象为农服务工程,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地区、设施蔬菜重点生产区的村级自动气象站网,开发辽宁省乡镇气象服务站业务平台,建立广覆盖的气象为农服务产品发布系统。
——地质防灾减灾工程。积极推进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开展全省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区划。对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依据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治理工程。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网络体系,完成全省地质灾害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在大连、鞍山、抚顺、本溪、丹东、葫芦岛等市的重点县(市)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示范区建设工程。把好重大建设项目地质灾害防治预防关。构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开展1∶5万比例尺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复核工程。加强近海海域地质环境管理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与灾情评估方法研究,科学确定滑坡、泥石流暴发的降雨临界值和地质灾害灾情的评估方法,完成地质灾害防治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
——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工程。做好沿海地区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和评估、警戒潮位核定工作,开展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为海洋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编制《辽宁省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规划》,建立营口白沙湾海洋观测站,为海洋观测网建设奠定基础。建设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实现海洋预警预报产品与渔船的对接,为渔民安全生产提供服务保障。进一步完善省级海洋远程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与国家中心、海区、省、地市级海洋预报机构之间的预警预报远程视频会商、海洋灾害应急指挥视频会商,提高海洋灾害的应急保障与服务水平。
——林业防灾减灾工程。加强省、市、县森林防火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新增137支设备、装备标准化的森林消防专业扑火队。提升林区防火阻隔系统网密度,修建500公里森林防火道路。实施全省40个森林防火重点火险县综合治理工程。完善扑救森林火灾的物资保障体系,完成61个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的建设。实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灾御灾体系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省、市、县(区)三级检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林业有害生物产地检疫率98%以上。进一步完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网络建设,提升44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和12个省级测报点建设水平,建立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信息处理与预警发布系统。加强省及区域中心防控应急储备和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网络建设,力争在全省范围内新增国家级监测站点48处。扩建14个国家级监测站点,加强30个省级监测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省级决策指挥平台,实现对野生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科学决策、高效指挥和有序调度。
——电网防灾减灾工程。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强电网建设与运行管理,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完善电网企业与各级防灾减灾综合协调部门的联运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保障措施
——完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省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健全市、县两级政府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全省上下联动、部门协同、分工合作的防灾减灾决策和运行机制。各级减灾委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健全灾害应急救助协同联动机制。各级减灾委及成员单位,要依据工作职能,将本规划目标按年度细化,并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健全完善绩效考评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本规划落实。
——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力度。完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强化对防灾减灾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工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科普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完善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经费省财政和市以下财政分担机制,加强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和使用,建立健全救灾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和监督机制。加强对辽西北地区和农村防灾减灾资金的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由政府补助与个人出资相结合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散机制。
——提高防灾减灾科技保障能力。加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等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应用,改进防灾减灾信息处理及通信设备,不断提高全省防灾减灾信息处置和灾害应急组织指挥能力。开展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和演化规律研究,重点加强自然灾害早期预警、重特大自然灾害链、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等科学研究,提高防灾减灾的科技保障能力。
——强化防灾减灾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以防灾减灾管理和专业人才队伍为骨干力量,以各类灾害应急救援队伍为突击力量,以防灾减灾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为辅助力量的防灾减灾工作队伍。加强防灾减灾工作队伍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持防灾减灾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性。充分发挥各级减灾委专家委员会的参谋咨询作用。加强防灾减灾科研与教育、工程与技术、专业救援、行政管理等方面急需紧缺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志愿者的防灾减灾技能和水平。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