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报
一、制定出台《实施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我省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依据《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中科院沈阳分院七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了《辽宁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辽宁省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指导全省科技界以及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
二、《实施方案》的定位与编制原则
在《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了以下4点。
(一)强化大局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统筹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碳,将加快辽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这一主线贯穿《实施方案》始终,并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各项重点任务中分别强调和体现。
(二)坚持发挥优势。聚焦“国家所需,辽宁所能”,立足辽宁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围绕促进全省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巩固、提升和转化我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优势,力争在光伏、核能、氢能、储能、化工减碳、绿色冶金、资源开发、生态碳汇等优势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重大成果产出、重大平台组建和高水平人才引育。
(三)突出系统观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纳入全省科技工作全局,与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等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围绕《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行动,对应部署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任务;突出支撑辽宁22个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建设重大科技示范工程;服务全省各地绿色发展战略,支持“无废城市”试点等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区建设。
(四)体现广泛参与。在已开展和正在部署的相关工作基础上,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地方、高校院所和企业在低碳科技创新方面的科技需求。按照全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总体安排,注重与国家、辽宁、行业及各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做好协调和衔接。
三、《实施方案》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为核心,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辽宁加快取得全面振兴新突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引领,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贡献辽宁科技力量。
(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引领示范”4条基本原则。
(三)主要目标。对照《辽宁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设定节点目标,结合《科教人才支撑塑造发展新动能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科技创新任务,在技术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培育方面对应提出了2025、2030年的预期工作目标。
四、《实施方案》的重点任务
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贯穿于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实施方案》部署9方面重点工作任务,并设置技术专栏详细阐述。
1.部署碳中和前沿颠覆性技术。围绕驱动产业变革的目标,聚焦基础研究最新突破,加快培育颠覆性技术创新路径,引领实现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迭代升级。
2.能源低碳/零碳多能融合技术创新。立足辽宁能源结构调整迫切需求,以及清洁能源科技创新优势,围绕多能融合战略技术路线,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新型储能、氢能及燃料电池等技术攻关,为辽宁电力装备、氢能等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3.加快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技术突破。围绕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转型升级需求,加快突破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城乡绿色发展、绿色智慧交通等关键技术,推动精细化工、高品质钢铁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菱镁精深加工等产业集群绿色发展。
4.加强固碳增汇技术创新。聚焦提升CCUS、绿色碳汇、蓝色碳汇等负碳技术能力,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点开展辽东山区森林、辽西北沙化草地、辽河口滨海湿地和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固碳增汇机制研究和保护修复技术攻关,有力支撑辽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等。
5.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高标准建设洁净能源与精细化工、绿色冶金、矿产资源清洁利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等中试基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低碳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先进低碳零碳技术示范工程和示范园区建设。
6.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提质增效。在化工减碳、森林生态、深部工程等优势领域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优化省级创新平台布局,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向辽宁集聚。
7.培育壮大绿色低碳科技企业群体。加快完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孵化服务体系,持续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高新区绿色转型升级,打造绿色低碳科技企业聚集区。
8.加强绿色低碳人才引育和服务保障。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工程,打造绿色低碳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全链条人才体系。
9.深化绿色低碳科技交流合作。加快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创新体系布局,深化绿色低碳国际交流合作,融入“一带一路”科技创新网络等。
五、《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
《实施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引导多元投入、强化任务落实、营造创新生态等4个方面协同发力,突出机制保障、政策保障和组织保障,着力优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文件解读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