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68.1亿元,增长8.1%;第二产业完成749.6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完成532.7亿元,增长13.5%。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调整为5:55.5:39.5.人均生产总值38627元,比上年增长18.4%。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07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8.1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农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6.1%;林业增加值0.4亿元,下降26.7%;牧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17.8%;渔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0.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8亿元,增长4.7%。
农产品生产情况良好。2007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45585公顷,比上年下降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8969公顷,下降0.2%。在粮食作物中,稻谷播种面积37622公顷,增长1.6%;玉米播种面积160556公顷,增长0.3%。在非粮食作物中,蔬菜面积29472公顷,下降4.8%;瓜果类面积1549公顷,增长8.2%;油料作物面积4049公顷,增长27.8%。全市粮食产量137.7万吨,比上年(历史第一个丰收年)减少3.9万吨,下降2.8%,为历史第二个丰收年。其中,玉米产量104.2万吨;稻谷产量29.8万吨;大豆产量1.6万吨。在非粮食作物中,油料作物产量1.3万吨;蔬菜产量169.3万吨;水果产量20.4万吨。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2007年,全年大牲畜饲养量64.2万头,比上年下降1.6%;生猪饲养量298.9万头,增长0.5%;羊饲养量90万只,增长2.2%;家禽饲养量1.4亿只,增长7.7%。全年肉类产量41.9万吨,比上年增长0.6%。其中,猪肉产量16.9万吨,下降3.1%;牛肉产量5.7万吨,下降5.3%;羊肉产量0.7万吨,增长4.2%;禽内产量18.3万吨,增长6.4%。禽蛋产量35.9万吨,比上年增长6.0%。奶产量2.3万吨,比上年增长3.4%。
设施农业建设取得新进展。2007年,鞍羊路设施农业示范带基本形成,贯穿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的7个镇、45个村,沿线建成31个设施农业重点项目,发展温室大棚和标准化养殖棚舍1.3万栋,龙头企业发展到62个,年销售收入30亿元,带动农户5000户。2007年,全市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总数达到50万百。设施农业镇和设施农业村分别发展到23个和120个。与设施农业相配套,建成了海城中小镇蔬菜批发市场,建成45个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和现代农民远程科技培训视频网络系统。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全市农民人均增收370元。农业科技推广取得成效。2007年,全市扎实推进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了玉米种子包衣、水稻抛苗、秸杆还田等新技术;扩大应用了海禾、丹育系列玉米新品种,超级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比上年增加3万亩。
三、工业
工业生产持续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14.9亿元,比上年增长21.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完成增加值316.3亿元,增长15.7%;民营工业完成增加值198.6亿元,增长31.1%。按隶属关系分,中省营工业完成增加值318.6亿元,增长17.4%;市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196.3亿元,增长28.2%。工业出口交货值188.3亿元,比上年增长6.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的14.7%。支柱产业对全市工业支撑作用显著。2007年,“一个基地三大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70.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91.4%,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90.4%。其中,钢铁工业352.9亿元,增长22.4%;矿产品加工业45.9亿元,增长21.5%;装备制造业38.9亿元,增长17.7%;轻纺工业33.1亿元,增长6.8%。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师,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1.6%。完成利润1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节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的93.9%。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生铁产量1720.8万吨,比上年增长5.8%;粗钢1730.4万吨,增长8.1%;钢材1797.3万吨,增长8.1%;铁矿石原矿量5265.8万吨,增长9.4%;发电量54.5亿千瓦小时吨增长28.3%;焦炭634.5万吨,增长5.5%;水泥306.8万吨,增长39.2%;交压器238.2万千伏安,增长33.2%;自动化仪表系统6.7万套,增长47.2%;塑料制品5.8万套,增长20.1%。工业产销衔接保持较好水平。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1%,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按经济类型分,固有控股工业产销率99.8%,下降2.6个百分点;民营工业产销率96.2%,下降0.2个百分点。按隶属关系分,中省营工业产销率99.9%,下降2.7个百分点;市地方工业产销率96.3%,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6.38%,比上年提高11.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完成845.6亿元,增长16.2%;民营工业完成574.2亿元,增长28.9%。按隶属关系分,中省营工业完成816.7亿元,增长16.3%;市地方工业完成603.1亿元,增长28.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59.3亿元,增长16.6%。全年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4.2亿元,下降31.9%。
表1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总计
|
159.3
|
16.6
|
其中:国有控股工业
|
123.8
|
9.6
|
民营工业
|
35.5
|
49.8
|
其中:大中型工业
|
143.9
|
15.4
|
小型工业
|
15.4
|
29.3
|
其中:中省营工业
|
122.9
|
9.0
|
市地方工业
|
36.4
|
52.1
|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建筑业保持稳步增长。2007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6.9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由建筑企业共签订工程合同额274.5亿元,比上年增长52.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3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4.6%。全员劳动生产率16万元/人,比上年增长24.5%。
房地产开发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5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公有制经济投资增长11.3%,非公有值经济投资增长61.9%。全年商品房屋施工面积495.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4.5%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088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1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9%;商品房销售额35.7亿元,比上年增长21.1%。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投资完成47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其中:城镇固定产投资完成396.9亿元,增长31.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80.3亿元,增长5.3%。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步伐加快。2007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0.4%。其中,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2.2亿元,比上年增长32.7%,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43.4%。市地方与鞍钢投资同步增长。2007年,市地方完成投资32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7.7%;鞍钢完成投资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3%。
工业投资较快增长。2007年,全市工业投资335.9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占全市投资的70.4%。其中,采掘业投资36.8亿元,增长81.5%;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及供应业投资14.1亿元,增长22.5%;制造业投资285亿元,增长18%。
表2 2007年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行业
|
技资额
|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
|
94177
|
|
58.7
|
工业
|
3359467
|
|
22.9
|
建筑业
|
22315
|
|
43.4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
|
70560
|
|
35.5
|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
19910
|
|
-43.5
|
批发和零售业
|
90849
|
|
l.3
|
住宿和餐饮业
|
44933
|
|
88.4
|
金融业
|
l065
|
|
|
房地产业
|
500109
|
|
58.0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13407
|
|
799.8
|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
18470
|
|
43.9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36805
|
|
47.6
|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
13047
|
|
一41.7
|
教育
|
25330
|
|
一39.6
|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
8060
|
|
-35.8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15924
|
|
-50.6
|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l88024
|
|
134.4
|
支柱产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一个基地、三大产业”完成投资277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非金属矿采选及制品业增长28.8%,黑色金属冶炼及钢压延加工业增长23.2%,装备制造业增长14.2%,轻纺工业增长8.2%。城市建设取得新成果。2007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4.8亿元。全年新扩建城市道路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柏油路17万平方米,人行道5万平方米。新扩建道路长度3千米,新建排水管渠21公里。全年共栽植乔灌木2.5万株,栽草坪33万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25公顷。改造居民小区30个。完成10条城市主次干道改造建设。
公用事业稳步发展。2007年,全市供水总量12200万吨,比上年下降1.4%,日均供水33.42万吨,城市用水普及率由上年的94.6%上升到97.86%。煤气、天然气总供量1447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8%,供气普及率由上年的94.1%上升到96.14%。全市公交营运总里程达到6927.3万公里唱比上年增长3.3%。年末,城区有各种公交汽车1350辆,出租汽车5375辆。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07年,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城乡流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县级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8.8亿元,增长23.6%;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2.1亿元,增长17.9%。按行业分,住宿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3.5亿元,比上年增长19%;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35.3亿元,增长17.3%。按商品类别分,吃的商品完成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7.6%;穿的商品完成54.4亿元,增长14.4%;用的商品完成107.3亿元,增长19%;烧的商品完成20.8亿元,增长19.5%。按经济类型分,固有经济完成3.1亿元,比上年下降1.7%;:集体经济完成4.1亿元
下降36.5%;私营经济完成45亿元,增长7.8%;个体经济成194.4亿元。增长18.1%;联营经济完成0.3亿元,增77.5%;股份制经济完成43.l亿元,增长24.7%;外商投资济完成3.4亿元,增长34.2%;港澳台投资经济完成5.4亿元,增长6倍。
七、对外经济
外贸出口进一步增长。2007年予全市完成出口2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鞍钢出口l8.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如工贸易出口
0.4亿元,增长28.7%。出口商品中,钢材出口19.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铁砂出口1.2亿美元,增长53%;纺织品出口0.7美元,增长3%;滑石出口0.2亿美元,增长4%;矿物料制品出口0.2亿美元,增长l8%;机电产品出口完成1.4亿美元,下降l3%。对重点国家及地区出口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全年欧盟出口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1%;对韩国出口6.1亿美元,增长48.5%;对美国出口2.9亿美元,下降47%对日本出口1.7亿美元,增长l6.3%;对俄罗斯出口1.3亿美元,增长1.2倍;对东盟出口0.8亿美元,增长1.2倍;对印度出口0.7亿美元,增长2.9倍;对澳大利亚出出口0.5亿美元,增长1.2倍。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增长。2007年,全市新批直接利用外资项目41个,合同外资3.6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1倍,绝对值和增幅均列全省第3位。其中,房地产业5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倍。2007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2007年,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运量6392.7万人,比上年增长6.4%。其中:公路客运量5907万人,增长5.9%;铁路客运量485.7万人,增长13.1%。完成货运量8734.2万吨,比上年增长7.6%。其中,公路货运量6613万吨,增长6.6%;铁路货运量2121.2万吨,增长11%。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4.4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42.16亿元,邮政业务总量2.32亿元。在邮政业务中,完成特快专递67.08万件,比上年增长8.0%;邮政储蓄平均余额56.56亿元,增长8.14%。年末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6.71万门比上年增长7.2%。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59.4万户,比上年减少0.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8.26万户,比上年增长24.0%。国际互联网络宽带接入用户29.78万户,比上年增长29.5%。旅游业发展加快。2007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3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222万人次,增长26.6%;接待入境旅游者10.6万人次,增长22%。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9.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全市旅游总收入86亿元人民币,增长26%。旅游外汇收入71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9%。全年旅游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亿元,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20万美元,实际利用域外资金8000万元。
九、市场价格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类、居住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涨幅较大,比上年分别上涨10.8%、7.1%和5.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9%;而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讯类比上年分别下降0.1%、0.9%和1.8%。
生产领域价格水平上涨。2007年,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6.26%。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4.7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比上年上涨3.5%。
十、财政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实现全口径税收1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增值税12.3亿元,增长31.4%;营业税9.5亿元,增长12.1%;企业所得税8.7亿元,增长47.4%;个人所得税2.3亿元,增长25.8%。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2%。其中,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3.3亿元,增长34.3%。农业支出5.7亿元,增长19.5%:科技支出1.5亿元,增长25.6%;教育支出15.1亿元,增长23.1%。
十一、金融和保险业
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2.1亿元,比年初增加146.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07.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5亿元;储蓄存款余额736亿元,比年初增长38.8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09.8亿元,比年初增加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16.8亿元,比年初增加34.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269.4亿元,比年初增长72.3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累计现金收入3593.8亿元,比上年增长27.4%;现金支出3575.7亿元,比上年增长28.1%
保险业务平稳发展。2007年,全市保费收入27.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寿险收入19.7亿元,增长7.8%;财产险收入7.4亿元,增长23.9%。支付各类赔付及给付金额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其中,寿险3.4亿元,增长10.8%;财产险3.7亿元,增长37.4%。
十二、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全市研究生培养单位招生262人,在学研究生750人,毕业生209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9405人,在校生31691人,毕业生7554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7481人,在校生42534人,毕业生9666人。普通高中招生16992人,在校生51041人,毕业生17166人。初中招生35140人,在校生130728人,毕业生37984人。普通小学招生34073人,在校生202752人,毕业生36095人。特殊教育招生67人,在校生71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73187人。科技事业成果显著。2007年,全市建成研发中心、中试和产业化基地43家。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产值均超亿元。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企业30家。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78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的12项。应用于农、林、牧、渔业5项,采掘业4项予制造业9项,钢铁冶金业21项,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2项,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27项。全年共登记各类技术合同484项,成交金额9241.4万元;受理专利申请1488件,比上年增长27.5%。
十三、文化和体育
文化事业取得新成就。2007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全年演出392场,观众66万人次;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8个;有公共图书馆9个,接待读者63万人次;全年共组织13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5场大型文化广场演出,观众26万人次。12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金银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07年,全市共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群众健身活动6千余次,体育健身小区总数达705个,公益性体育场馆2个。承办省级以上体育赛事14项97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2.05亿元,筹集公益资金155.28万元。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7年,全市户籍总人口350.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77.7万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人口172.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农业人口173.3万人,非农业人口176.9万人。全市共出生30048人,出生率8.60%。全年死亡21962人,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长率2.32%。全年计划生育率99.25%,综合节育率87.6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4197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57元,比上年增长19.5%。在总收入中宇工薪收入8109元,增长21%;经营净收入628元,增长31.1%;财产性收入410元,增长39.3%;转移性收入5050元,增长21.2%。家庭人均总支出12687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消费性支出9581元,比上年增长15.6%。在消费性支出中,食品、衣着、居住分别比上年增长15.1%、17.1%和8.9%。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25元,比上年增长16%。死亡率6.28%。;人口自然增长率2.32‰全年计划生育率99.25%,综合节育率87.6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14197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857元,比上年增长19.5%。在总收入中工薪收入8109元,增长21%;经营净收入628元,增长31.1%;财产性收入410元,增长39.3%;转移性收入5050元,增长21.2%。家庭人均总支出12687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消费性支出9581元,比上年增长15.6%。在消费性支出中,食品、衣着、居住分别比上年增长15.1%、17.1%和8.9%。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6125元,比上年增长16%。
社会保障不断加强。2007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才52.5万人,比上年增长4.6%;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2.2万人,比上年增长5%;城镇参加失业保险64.6万人,比上年增长0.3%。全市共有9.42万城镇居民和5.62万农村居民纳入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十五、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2007年,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069毫克/立方米、0.037毫克/立方米、1.408毫克/立方米和0.13毫克/立方米,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65.2分贝,低于国家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标准4.8分贝,比上年下降2.6分贝。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6.3分贝,比上年上升0.3分贝,符合国家标准。城区环境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天数比例80.5%。
说明:本公报数据为年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