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1月24日在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省长 陈政高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1日
信息来源:辽宁日报
【 字体: 】  【打印文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辽宁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在全面振兴的大道上奋勇前行,胜利完成了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辽宁历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

  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去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8万亿元,是2007年的2.2倍,年均增长12.5%,由2007年全国第八位升至第七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3103亿元,接近2007年的3倍,年均增长23.4%。

  特别是面对去年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逆势而上,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实现了全省经济企稳回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8%。

  区域发展开创新局面

  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全面推进,42个重点园区蓬勃发展。全长1443公里的滨海大道建成通车,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带、城市带和旅游带正在形成。

  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38个新城新市镇建设全面启动,57个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沈抚同城化稳步推进。五条城际开发大道建成通车。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取得了新进展。

  突破辽西北取得明显成效,三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县域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城区经济迸发出新的活力,22个新城新区、13个高新区和51个开发区迅速崛起。

  当今的辽宁,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竞相发展,14个市你追我赶,100个县区争先恐后,形成了多点支撑的发展局面。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粮食产量去年达到414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林、牧、渔各业产量和产值跃居全国前列。

  完成了千万亩设施农业工程,其中在朝阳建成了185万亩大棚。正在实施千万亩节水滴灌工程和千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这三个千万亩工程全面完成后,将改写辽宁农业历史!

  16个县(市)成为一县一业示范县(市)。开工建设了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108个。

  实施了工业五项工程。通过抓企业提升工程,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0户,其中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4户;通过抓产业集群工程,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75个,其中过千亿元的达到4个;通过海外并购工程,177个项目成为我省企业的控股和独资企业;通过项目工程,五年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6200个;通过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450个企业被销号,特别是烟花爆竹生产实现了全行业退出。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集中抓了精细化工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3%。

  攻克重大关键技术600项,开发重大技术装备和新产品200项。国家级高新区增至6个。有效发明专利1.3万件。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年均增长25%。

  开工建设了136个服务业聚集区。沈阳金廊、大连钻石海湾、锦州十里商街等成为服务业的标志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

  大力发展温泉旅游、沟域旅游和乡村旅游,拓展了发展旅游业的新领域。

  累计新增贷款1.6万亿元,是前五年的3倍。新增上市公司57家,融资1454亿元。发行各类企业债券2255亿元。银行不良贷款率由14.3%降至2.5%,社会信用环境水平由2007年全国第二十九位,跃升到第十位。

  土地和矿产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亿元GDP耗地量下降43%。

  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29.5%,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年均分别增长18.2%和26.7%。去年,建筑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由2007年全国第十位,跃升到第四位。

  商贸市场繁荣活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1%。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本钢集团和北台钢铁集团等一批骨干企业实现合并重组,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在绥中县、昌图县推进扩权强县试点。

  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3%,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4%,比2007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前茅,累计达到992亿美元,年均增长24%;吸引内资1.8万亿元,年均增长30%。

  去年,进出口总额实现1040亿美元,其中,出口579亿美元,是2007年的1.6倍。离岸服务外包年均增长30%。走出去战略取得积极成果。

  辽宁海外学子创业周成为国家级平台。引进海外研发团队786项。

  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相继实施了碧水工程、青山工程和蓝天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创新辽河流域、凌河流域管理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相继实施了治理污染的三大工程和三大战役,辽河流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摘掉了重度污染帽子。我们向人大代表、向政协委员、向全省人民的郑重承诺,已经兑现了!

  完成山体生态治理面积276万亩。治理草原沙化400万亩。造林绿化3400万亩,是前五年的1.6倍。森林覆盖率由2007年的35%提高到40.2%,林木绿化率由38%提高到45.8%,“大干四年,绿化辽宁”的目标全部实现。

  集中力量整治大气污染,大力推进气化辽宁工程。大气降尘总量减少18%。

  我们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全面完成了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形成了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

  竣工、在建的铁路项目26个,总长3000公里。哈大客专开通运营,沈丹客专、丹大铁路和巴新铁路加紧建设。沈阳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建成运营,大连地铁正在加快建设。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917公里,和2007年相比翻了一番。

  大连机场、朝阳机场和丹东机场扩建工程竣工,沈阳机场新航站楼加快建设,锦州机场和营口机场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阜新军民合用机场项目扎实推进。民航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

  丹东海洋红、锦州龙栖湾、盘锦荣兴、葫芦岛石河等4个亿吨港口加快建设,全省港口新增生产性泊位85个。去年,港口货物吞吐量8.9亿吨,集装箱达到1513万标箱。

  大伙房水库输水一期、二期工程建成通水,三期工程今年竣工。锦凌水库、青山水库、三湾水利枢纽、猴山水库建设进展顺利。特别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辽西北供水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26项重大能源工程竣工投产,电力装机容量突破3800万千瓦。电网总体规模翻了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23元,是2007年的1.9倍,由全国第十一位,跃升到第九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84元,是2007年的2倍,位居全国第九位。我们深知,城乡居民收入和沿海五省三市相比还有差距,和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但这五年确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标准增加到1662元,比2007年多813元。城乡老年居民开始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城乡低保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水平大幅提升。131万农村低收入群众年人均纯收入增加到2258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00万人次。

  实名制就业5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五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为171万户群众提供了保障性住房。

  帮助受灾群众建房2.3万户、修缮危房17.5万间。解决了75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了53所农村困难家庭常年病人托管中心。

  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

  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进步。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初步形成。新建高校重大科技平台15个,成功引进65名高校领军人才,56个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城乡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扎实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呈现新局面。

  省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科技馆和艺术中心开工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全面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达到15个。

  体育工作成绩斐然。第十二届全运会筹备工作积极推进。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进步

  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省政协的民主监督。坚持定期向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努力办理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全面加强依法行政,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不断加大政务公开、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力度。扎实推进五大系统建设,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和制定政府规章160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000多件。减少省级行政审批事项271项。

  狠抓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强化政府应急管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平安辽宁建设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成绩。

  全面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对口支援、灾后重建等帮扶任务。

  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国防动员、边海防建设、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进步。双拥共建工作呈现新局面,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

  国家安全、外事侨务、宗教、对台、贸促、档案、文物、地方志和文史工作不断发展。妇女儿童、慈善救助、老龄、残疾人和气象、测绘、农垦、防震减灾以及机关事务工作呈现新局面。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形势最为困难、最为复杂、最为严峻的时期,也是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经受的各种考验最多、遇到的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没有畏惧,没有松劲,更没有虚度时光,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亲切关怀的结果;是中共辽宁省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上下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参与辽宁发展建设的中直单位、解放军驻辽部队、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辽宁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工作的时候,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挑战,工作中还有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需要不断加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决胜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这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辽宁具有科学发展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

  我们有后发优势,商业机会多,商务成本低,认识并把握这个基本省情,就能大有作为,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对外开放的峰值已经来到辽宁,实践证明,开放的峰值在哪里,发展的热点就在哪里;

  我们的实体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化程度和产业集中度较高,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

  我们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形成了快速增长的惯性,这种惯性一旦形成,就可能持续几年乃至更长时间;

  全省上下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清晰的工作重点,有一支善于攻坚克难的干部队伍。特别是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有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对未来五年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弯道超越,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脱颖而出!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蓝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着力推进文化繁荣,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提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

  ——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设施农业和节水滴灌面积分别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综合农业机械化率超过80%,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5%,超千亿元的工业产业集群达到20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万亿元。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并驾齐驱,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工业经济新格局。

  服务业和城区经济加快发展。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服务业聚集区达到50个,服务业占比达到42%以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着力优化城乡结构。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和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年均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障性住房覆盖面提高到20%以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10%。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以上,医保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提高到75%以上。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投资、财税、金融和价格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各项扶持政策,进一步营造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

  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政府绩效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规模。加快建设外贸出口大省,出口总额进入全国前六位。

  ——不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建成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导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区,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基本建成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北黄海开发开放取得重大进展,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步入新阶段。沈阳经济区要加快推进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七城市基本连为一体,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群,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迈出重要步伐。辽西北要成为活力迸发的新增长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推进碧水、青山和蓝天三大工程。辽河流域干流水质稳定在四类标准,流域沿线基本建成生态带、旅游带和城镇带。

  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00万亩,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植被1000万亩,治理草原沙化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4%以上。

  全面实现气化辽宁目标,天然气管网覆盖所有县城及主要乡镇,集中供热率达到98%以上,实现全省大气质量根本性转变。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取得重大进展。

  推进资源利用方式根本性转变和“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铁路建设任务。新建及改扩建铁路2300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300公里。基本完成高速公路网建设,通车总里程达到5000公里。基本完成港口和机场建设任务,亿吨大港达到5个,9个新建和扩建机场竣工。基本完成重大水利设施建设工程,锦凌等4个水库特别是辽西北供水工程全面完工。电力装机容量突破5000万千瓦。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成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人才总量超过400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口结构不断优化,人口素质逐步提升,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大力培育具有辽宁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以上。社会管理呈现新局面,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逐步健全,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各位代表:五年的目标激动人心,五年的任务艰巨繁重。五年之后,辽宁的经济社会一定会呈现出新局面;人民生活水平一定会有新提高;我们的家园一定会更美丽。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要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要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我们要兢兢业业,夙夜在公;我们要敢作敢为,勇于担当。向着未来,向着胜利,向着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奋勇前进!

  三、2013年的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是中央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第十一个年头,也是新一届政府履职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我们要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保持振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努力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态势。

  (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现代农业

  新增节水滴灌面积200万亩。年内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不断提升一千万亩设施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抓好种子工程。实施15万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努力实现粮食丰收。

  积极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大力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继续抓好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农产品加工项目。一县一业要有新进展。扶持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努力抓好县域工业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25个。

  县城建设要有新的更大突破。

  (二)全面推进工业五项工程

  大力实施企业提升工程,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5户。

  努力抓好项目工程,集中推进35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500亿元。

  继续实施并购工程,完成企业并购项目100个,其中海外并购项目60个。

  加大力度推进产业集群工程,继续抓好100个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加快研发、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要达到85个,超千亿元的达到5个。

  狠抓节能降耗与淘汰落后产能工程,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达到5%以上。抓好85个小煤矿的关闭。

  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地产工作。

  (三)加快发展城区经济和服务业

  加快建设60个省级服务业聚集区。各市都要有中央商务区,各城区都要有服务业聚集区,各县城都要有中心商业街。培育百家服务业领军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服务业增速要高于全省经济增长水平。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温泉资源,加快温泉旅游大省建设。大力发展沟域旅游和乡村旅游。

  增加国家级展会数量和规模,会展业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均增长15%。

  新增银行贷款3300亿元。支持沈阳市建设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新增上市品种。

  加强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培育开发夜经济等消费热点。整顿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诚信经营环境。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

  (四)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

  积极培育100户有实力、有潜力的大型科技型企业。大力扶持100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

  抓好10个重大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突破20项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端装备和系列产品。

  推进沈阳、大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沈阳大学科技城、大连生态科技城。支持大学科技园发展。引进海外研发团队200项。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25%以上。

  完成企业关键技改课题1万项。建立1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分别提高到40%和65%以上。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0%。有效发明专利增长15%。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入推进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加大沈抚同城化建设力度,本溪市实现024电话区号共享。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抓好盘锦市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重点企业战略重组。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5%以上。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8%,吸引国内资金增长20%。外贸出口额增长10%。

  加快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海外直接投资增长10%。

  (六)努力抓好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巩固和发展辽河流域治理成果,实施新一轮生态治理计划。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要全部实现正常运转。加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要有实质性突破。

  大力抓好青山工程八项具体任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510万亩。

  完成造林绿化面积700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2亿株。治理草原沙化100万亩。

  重点实施蓝天工程六项整治措施,确保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开工建设京沈客运专线。加快建设沈丹、盘营客运专线以及丹大快速铁路。

  沈阳机场新航站楼投入使用。开工建设锦州机场、营口机场。阜新军民合用机场力争早日开工。

  加快建设建昌至兴城、灯塔至辽中高速公路,阜新至盘锦和沈阳绕城高速公路竣工通车。

  锦凌水库、青山水库、三湾水利枢纽建成蓄水。继续抓好辽西北供水工程及猴山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

  红沿河核电站一号机组投产,续建新建30项输变电工程。

  (七)全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就业,确保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全部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落实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提高10%。做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继续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五保对象和重点优抚对象补助标准。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建立生活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

  实施保障性住房17万套。改造城中村和城边村41万户。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万户。再建1000套农村贫困单亲母亲安居住房。

  启动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工程。

  确保100万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解决1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维修改造农村公路3000公里。修建村内道路3000公里。全部完成水毁公路恢复工程。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为居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

  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年人均240元提高到280元。基本药物制度覆盖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加大医疗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扩大农村常年病人托管覆盖面和农村精神病人集中托管试点。继续资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

  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孕前优生健康免费检查覆盖所有县区。继续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

  优化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改扩建标准幼儿园300所。推动1300所中小学达到国家和省定办学标准。鼓励高中在市域内跨县区统一招生。切实加强职业教育,鼓励支持企业投资兴办职业教育。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抓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做好辽西北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改善试点工作。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的范围,继续资助贫困学生。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免费提供学习用品。省孤儿学校二期工程竣工使用。

  省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科技馆投入使用。加快建设市、县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社区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推进县城数字影院建设。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化志愿服务和送戏下乡活动。不断繁荣文艺精品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抓好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兴城古城保护展示工程。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0%。

  今年,我们将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我们一定要当好东道主,我们一定不负众望,一定尽心尽力,把一届节俭、文明、绿色的全运会奉献给全国人民!同时,还要努力办好锦州世界园林博览会。

  (八)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

  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积极支持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认真办理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

  认真贯彻国务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做好政府立法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政府层级监督、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实施政务公开。

  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加强对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的管理服务。做好信访工作。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尤其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创造安全公平法治的市场环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努力做好宗教工作。

  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强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边海防工作和人防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和新一轮双拥模范城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开创军民融合式发展新途径。

  努力做好国家安全、外事侨务、保密、贸促、对台、气象、地震、测绘、妇女儿童、参事、档案、文史、地方志和机关事务等各项工作。搞好第三次经济普查。

  各位代表:新一届省政府即将开始履行职责,我们一定要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辽宁的新业绩!

  我们要切实转变作风,直面困难,勇于担当,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验。

  我们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让发展振兴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我们要坚持廉洁自律,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每一级政府,都必须是廉洁的政府,每一名公务员,都必须是廉洁的公务员,让党放心,让全省人民放心!

  各位代表: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踏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辽宁省委的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努力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

  名词注释

  1.千万亩节水滴灌工程:为发展现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7月作出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成功经验,建设配套水利基础设施,采取节水滴灌先进技术,在我省干旱少雨地区实施1000万亩节水滴灌工程。目前已完成349万亩。

  2.千万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工程:是指2012年5月,全省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现场会提出的在千万亩水稻生产中,推进插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的专项工程,计划到2013年底,全省水稻生产过程中,插秧和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80%以上。目前全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为55.9%。

  3.一县一业示范县(市):是指从2011年起,省政府对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在全省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县(市、区)授予的称号。主要标准:产业规模全国领先,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业收入高,占全县(市、区)种植业或林业、畜牧业、渔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或者在相应行业中位居首位;具有原产地或地理标识商标。目前全省有16个县(市、区)获此称号。

  4.碧水工程:是指近年来我省治理域内河水、饮用水、湖水以及海水的环保工程,包括以辽河流域为重点的全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大伙房水库为重点的全省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以卧龙湖为重点的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以及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工程。碧水工程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和三大战役。三大工程是:以造纸厂为重点的工业点源治理工程,关闭两岸小造纸厂600多家;以污水处理厂建设为重点的生活源治理工程,新建了99座污水处理厂;以河流功能恢复为重点的生态治理工程,对60多条河流实行面源污染治理。三大战役是:辽河治理攻坚战,共安排治理项目197个;“大浑太”治理歼灭战,实施治理项目130个;凌河治理阻击战,安排治理项目106个,通过实施科学治理的三大工程和三大战役,确保了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在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三河三湖”污染治理中,率先摘掉了重度污染帽子。

  5.青山工程:是指2011年9月省政府《关于青山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从2012年开始,实施对已破损山体进行植被恢复治理、对未破损山体实施保护的工程。恢复治理工程包括:小开荒清退、超坡地还林、围栏封育、闭坑矿生态治理、生产矿生态治理、公路铁路建设破坏山体生态治理、墓地坟地整治,总规划面积894万亩,2012年已完成276万亩,到2015年全部完成。保护工程是指通过制定法规、严格规范矿山开采、工程围栏、舍饲圈养等措施,到2020年全省山体及山体外林地均依法得到保护。

  6.蓝天工程:是指改善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的环保工程。主要包括区域内一体化高效集中供热工程和一县一热源工程、气化辽宁工程、工业提标淘汰工程、城市扬尘全覆盖工程、绿色交通工程、大气监控预警工程以及鞍山市主城区、本溪市北台地区、辽阳县钢铁聚集区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工程。到2015年按国家考核指标,全省70%以上的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Ⅱ级标准,PM2.5、灰霾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完成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

  7.气化辽宁工程:是指大力推进天然气发展利用的一项能源性、环保性工程,属我省实施蓝天工程重大举措之一。主要包括天然气资源引入、管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天然气替代工业燃料及人工煤气、推广汽车用液化天然气等。

  8.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求各省(区、市)制定并实施三年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以缓解 “入园难”问题。我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是指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及具有公办性质的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等措施,到2013年底,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217所,其中城市幼儿园200所、农村幼儿园2017所。目前,已经建成1575所,其中城市幼儿园201所、农村幼儿园1374所。

  9.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是指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口数占地区总人口数的百分比。

  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指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思想为指导,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坚持优先发展科技,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举措。

  11.“一区一带”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是指我省在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范围内开展的以保护耕地、差别化用地管控、节约集约用地和农村土地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012年12月经国土资源部同意后正式启动,目的是为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加快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12.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是指根据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央和省财政分别按3∶3(农户出4)补助农户建造新型粮仓的惠农工程。通过农户出资、财政资助,建造具有科技含量的新型粮仓,有效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品质,方便农户择机售粮,实现产后减损增收。2007年我省先期试点,目前已建成26万个,“十二五”期间共建70万个,覆盖全省20%的种粮农户。

  13.夜经济:即夜间经济,是指城镇居民、游客和企业,在夜晚这一特定时间段,形成的购物、餐饮、娱乐、游览、文化、影视等消费和经营活动。夜间经济的发达程度与当地的消费习惯、消费环境、消费水平以及吸引外地游客的数量、服务业繁荣繁华程度和企业服务品牌、经营特色有关。

  14.协同创新中心:是指根据2012年3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经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小组批准认定的,以高等院校为主体,会同科研机构、相关行业、相关企业共同协作,联合开展的深度科研合作而形成的协同创新联盟体。中央财政设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性或奖励性支持。

  15.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通过思想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机制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城市管理创新等途径,最终实现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的城市。经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的,属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城市。目前,全国有16个城市获得批准,其中包括我省沈阳市、大连市。

  16.兴边富民行动:是指根据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2000年开始实施的对136个陆地边境县(旗、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团场,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参与为辅,振兴边境地区经济,促进边民致富的行动。我省丹东市的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属国家兴边富民行动县(市)区。我省于2011年实施省级兴边富民行动,涉及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东港市、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及凤城市。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辽宁省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Baidu
map